从2008年11月到12月,中央电视台一套《我们》栏目陆续播出了七集系列节目《我们九亿农民》,节目播出后,观众反馈不断,其中有很多是农民朋友给栏目组发来的关于他们生活的困难、生产的难题、发展的困惑,《我们》栏目对这些反馈也十分重视,专门联系了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CARD)的黄祖辉院长,希望浙大CARD的研究团队能为农民朋友释难解疑。在CARD师生的全力支持下,很多问题得到了解答,并由CARD特聘教授、原浙江省农办副主任顾益康教授严格把关。在此,《我们》栏目特地向黄祖辉教授、顾益康教授和为我们提供帮助的浙江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感谢。
(部分问题及解答)
2.我是兵团军垦子女第二代,本人今年种植了375亩棉花,上缴国家118吨优质籽棉,今年亩成本达到1400元,而至今仍然没有公布收购价格,但由于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无奈的负担,今年可能会亏损,所以我想请教中央政策农业方面的专家,我们没有享受到惠农政策.
据中储棉发布的2008年度棉花第三批收储计划显示,标准级棉花以每吨12600元作为送至中储棉指定仓库货场的交货价。交储企业对在交易市场竞得的交储额度,要按不低于2.6元/斤挂牌收购农民交售的籽棉。国家对棉农有良种补贴,棉花保险也在开展试点工作。感谢您对我们栏目的关心和支持。
3.能不能找个专家来详细讲解一下小额贷款的问题? "
一是小额贷款对象。服务对象扩大到农村多种经营户、个体工商户以及农村各类微小企业,具体包括种养大户、订单农业户、进城务工经商户、小型加工户、运输户、农产品流通户和其他与“三农”有关的城乡个体经营户。
4.我是一名普通的农业工作者,我在镇政府武装部工作,并是我们这里其中一个村的住村指导员。我们村里的村民同样渴望着致富渴望着发展。简单说,我们这里保护地很发达,每家都有温室。我的想法是,把这些温室也整合起来,找到个把利润最大化的一个高新种植项目,并做成农业合作社的形式。还有就是想把我村剩余的土地也整合起来,种植些高效益高回报的农作物。以此两项来提高村民收入。我请求栏目组工作人员,在您百忙之中能给我提供这方面的相关信息或告之我查询相关信息的任何渠道,如能给我引见相关的专家或对我有帮助的业内人士我会对您的帮助感激不尽的!
您的想法很好,但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技术条件、市场需求等,尤其是市场需求。您可以关注央视七套《每日农经》、《致富经》等栏目,也可以关注“中国农产品信息网”等网站,或到相关的农业院校和农业科研院所寻求这方面的信息和技术项目。感谢您对我们栏目的关心和支持。
5.我是一位福建沿海农村妇女,是低收入家庭,也就是一个月两夫妻都去打工也就够吃饭吧。很想改变这局面,可都是没文化没资金,我能找点什么出路呢?
完全放弃打工自主创业的风险较大,不宜一次性投入过多的资金。利用家乡丰富的山海资源,从低投入的种养业起步比较稳妥,但项目一定要找准,尽可能找到市场有前景的好项目,另外,可以先参加农技培训班,学些现代农业知识,增强经营才能。感谢您对我们栏目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