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其他  CARD动态

CARD学生“三农”论坛2010年第二期简报

编辑:cgsoft 作者: cgsoft 时间:2010-03-30 访问次数:5

 ,

  3月26日下午,2010年度第二期CARD学生&ldquo,三农&rdquo,论坛在卡特二楼多媒体教室举行,20多位同学参加了报告会。本次论坛主要包括以下三项内容:
一、方辉东CARD 07硕):在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适应性问题研究&mdash,&mdash,来自浙江城镇的调查
  该文利用浙江城镇的调研数据,首先从环境适应、学业适应、关系适应和心理及行为适应方面描述了在城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现状和特征,然后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对学业适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家庭环境的不稳定性、方言和被歧视不利于在城农民工子女学业成绩的提高;农民工子女希望通过努力学习改变现状的愿望有利于其学业成绩的提高;与社区市民间相互认同、朋辈关系融洽,有利于在城农民工子女更好地适应城市教育。
讨论中,杨奇明认为因变量学业成绩的衡量存在问题,政策启示不仅仅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阮建青博士提出哪类农民工子女应进入样本分析等问题,潘老师建议政策启示应顺应统筹城乡的趋势。
二、吴连翠(CARD 06博):中国现行粮食补贴政策的作用机制及绩效研究
  作者以我国现阶段的粮食补贴政策为研究对象,从微观视角研究其对农户生产行为决策的影响;通过构建其绩效评价的PMP模型,模拟分析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粮食生产和家庭收入的影响程度,并评价其实施效果。研究结果为:粮食生产的核心要素(土地、物质资本、劳动时间)影响农户的生产行为决策;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粮食增产和增收的效应随着补贴标准、农产品价格和农村土地流转水平的提高而增强,随着投入要素价格的提高而减弱;农户对现行的粮食补贴政策总体上比较满意等。
  在讨论环节,邵科指出了模型表述上的一些问题。杨奇明认为补贴用于生产与用于消费存在负相关性,并对PMP模型仅用&ldquo,典型农户&rdquo,就得出如此丰富的结论表示怀疑。阮建青博士提出结构框架图有待改进。潘老师认为&ldquo,典型农户&rdquo,如果是粮食主产区的农户,应该是具有代表性的。
三、邵科(CARD 07直博):台湾访学漫谈
  邵科于2009年8月至2010年1月被选派到台湾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访问学习。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邵科从适应、看文献、写报告、上课、走访和游走等方面与大家分享了在台湾半载的学习和体会。通过和大陆兄弟院校同学交流、研读台湾近些年来的合作社文献、学习《计量经济学》、《生产经济学》等课程,以及走访台湾典型合作社,邵科在思想成长、理论研究基础、视野等方面均收益颇多。最后,邵科总结了最为深刻的体会:(1)对自己应有一个合理的定位;(2)要有毅力;(3)对自己研究的领域要尽快聚焦;(4)想法很重要,但更要有强有力的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