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下午,2009年度第九期CARD学生“三农”论坛在卡特二楼多媒体教室举行。本次论坛主要包括以下四项内容:
一、范志敏(CARD 07硕):中小企业板IPO效应实证研究——基于创业投资的视角
该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的简写,即新股上市)效应的理论解释和实证研究进行了整理,接着从创业投资的视角分析了中小企业板IPO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对IPO效应进行了检验,并通过构建横截面多元回归模型对IPO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IPO前有创业投资持股企业在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方面优于无创业投资持股企业,而在营运能力、成长能力方面并无显著性差异;在IPO后有创业投资持股企业的盈利能力优于无创业投资持股企业,而在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方面并无显著性差异;中小企业板整体上存在IPO效应,但无创业投资持股企业的经营业绩下滑幅度明显大于有创业投资持股企业;创业投资、IPO年份、募集资金额占总资产比重、主营业务所在地、审计机构、所在行业以及IPO前的经营业绩等因素对中小企业板IPO效应有着显著的影响。
二、尹倩(CARD 07硕):农产品生产记录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农户行为研究
尹倩首先总结了国内农产品生产记录制度的实施现状以及浙江省的发展情况,接着对农产品生产记录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农户参与行为和意愿进行描述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选择Logit模型对影响农户参与农产品生产记录制度行为及意愿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论为:农产品生产记录制度目前没有给农户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户参与该制度的积极性;政府是现阶段推动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建设的重要力量,对农户参与生产记录的行为和意愿都有重要影响;产业化组织对农户参与农产品生产追溯制度的行为有显著影响;生产记录整体记录质量有待提高,规范性较差;农户生产记录手写方式为主,农户文化程度偏低,生产记录信息化程度不高,不利于信息的保存和传递。
三、戚笑愚(CARD 07硕):分工协作制与产业集群发展——基于浙江省分水镇制笔产业集群的案例分析
作者首先对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相关的理论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以浙江分水制笔产业集群的发展演变历程及现实状况为研究对象,利用调研数据实证研究了两个关键问题:集群内的企业是如何克服资本壁垒从而取得实质性发展的;作为集群外部主体的政府对其发展发挥什么影响和作用。研究结论为: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分工协作制能够有效地降低资本壁垒;政府在对集群形成和发展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刘敏(CARD 07硕):浙江省不同农户类型影响因素研究
刘敏首先对农户类型进行了界定,接着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浙江省富阳、绍兴和兰溪三县市的43个村庄和其中的565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影响农户类型及农户经营与兼业行为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经营仍然是当前农村家庭以及劳动力主要从事的事业;当前浙江省农村的非农就业机会仍然没有满足农户的需求;总体经济发展水平、村庄内的基础技术保障水平对农户的经营选择有着显著的影响;农户内部特征中,有着较高受教育程度且年龄结构比较年轻的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于非农业经营的倾向性更强;农户的资源禀赋对农户的分类和经营及兼业行为选择有显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