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下午,2009年度第七期CARD学生“三农”论坛在卡特二楼多媒体教室举行,20来位同学参加了报告会。本次论坛主要包括以下三项内容:
一、蒋剑勇(CARD 07博):城市居民对进城农民工态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群体间交往的视角
作者从奥尔波特的“交往假说”的视角出发,运用在杭州市所做的调研数据,检验城市居民与外来农民工之间的交往关系是否会影响前者对后者的态度。通过分析发现,当前城市居民对进城农民工的总体印象是负面的,年长和受教育程度高的市民对农民工持更多的负面态度;市民与农民工之间一般性的交往不能改变市民的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奥尔波特的“交往假说”;仅仅有农民工朋友不影响市民的态度,但性别、教育程度、职业和收入水平对朋友关系与对农民工态度之间的作用关系起着正向调节作用。
阮建青对论文进行了点评,建议将论文的研究聚焦在某几个问题上;另外,理论研究还略显单薄,应该更深刻些;对某些结果的解释不能令人信服,应探讨出更深层次的原因等。
二、史中美(CARD 07硕):退耕还林工程的经济、生态效益评价研究——以陕西省眉县为例
该文以国家级退耕还林县——陕西省眉县为研究区域,运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农户退耕还林的决定因素;进而,作者采用非观测效应的一阶差分模型分析退耕还林工程在陕西省眉县的实施过程及其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最后,作者使用条件价值法(CVM)法评估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地块是否被退耕取决于地块本身的特性而不是农户自身的特征;退耕还林工程对种植业和畜牧业收入增长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均未达到显著效果;对非农就业收入几乎没有影响;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没有达到政府预期的效果,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讨论中,阮建青认为文章重点阐述的是经济效益,因而论文应该将核心部分聚焦在经济效益上;而CVM模型的主观性过强,建议缩减对其的阐述。储雪玲认为应将Difference-In-Difference(DID)模型的本质解释得更清楚些,并建议多阅读些外文相关文献。
三、储雪玲(CARD 04直博):求索——明尼苏达访学记
储雪玲同学受“浙江大学汤永谦学科建设发展基金”资助,于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访问学习。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储雪玲同学与大家分享了在美留学一年的收获。在简单介绍出国项目和明尼苏达大学概况之后,她重点介绍了在国外一年的学习和生活。合作导师Donald Liu教授对做研究的教导使她受益菲浅,如“边做边学”、“走三步、退两步”等;此外,通过辅修一些专业课程以及参加一系列的学术活动,储雪玲同学在健康人力资本理论、经济数学和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实证研究方法、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等方面均收获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