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下午,2009年度CARD学生“三农”研究会第一次活动在华家池校区卡特楼举行。本次活动包括理事会换届和论坛两项内容。卡特潘伟光老师主持了本次活动,卡特师生近30人参加。
第一项内容是理事会换届。卡特学生“三农”研究会自2005年成立至今已运行了三届,第三届在卡特师生的大力支持下,特别是研究会骨干成员杨奇明、金玲等同学的精心组织和努力下,共举行了17次论坛,近50位研究生作了报告,基本上促成了论坛的制度化,论坛也很好地成为学生交流学术思想的重要平台。杨奇明同学作为卡特“三农”研究会会长代表(第三届)理事会做总结发言。既总结了上届理事会在过去两年里所做出的主要贡献,如坚持使每期论坛如期举行,督促同学们完成读书报告;成功参与组织了第五届长三角研究生“三农”论坛;帮助老师管理卡特的学生课题等等,也对下届理事会提出了一系列中肯的建议。理事会的工作有目共睹,大家由衷地为理事会热烈地鼓掌,感谢他们所做的努力和贡献。
潘老师简要回顾和肯定了上届理事会所取得的成绩,并表达了卡特领导对“三农”研究会一贯以来的关怀和支持。之后,潘老师宣布了新一届理事会的成员名单和组织架构,并对新一届理事会提出几点建议:(1)继续办好论坛,发挥论坛的 “任务、学习、锻炼、贡献” 功能;(2)继续协助研究生科研基金的相关管理工作,推动研究生学术研究的开展;(3)加强文体活动,创造更加和谐的氛围;(4)吸取往届的经验,开拓创新,继续前进。并希望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能继续支持和关心“三农”研究会的工作,让研究会工作能够更上一个台阶。
新任理事会会长阮建青同学发表就职感言,对领他走上学术道路的论坛充满了感激之情,而他发自内心的朴实演讲更是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老师和同学。
第二项活动是特邀卡特金少胜博士做学术报告。金老师曾留学日本五年,学成回母校工作。报告的名称是:Location Choices of Japanese Food Manufacturers in China: Market Expansion vs. Outsourcing。报告内容是金老师博士论文的一部分,也是一篇学术价值很高的独立论文。论文框架为:(1)引言;(2)市场扩张企业和外包企业概述;(3)文献回顾与实证模型;(4)模型说明和数据描述;(5)结果与讨论;(6)结论和政策涵义。以框架为主线,金老师的阐述图文并茂,方法独到,可谓精彩异常。尤其是对所构模型相关文献的评述,模型的设定和变量的选取等部分,打开了我们的思路,启发了思想。
整个报告过程中,不断有同学打断金老师,提出问题,同学们热情激昂的参与到讨论、学习当中。杨奇明对模型的建立和变量的选取非常感兴趣,问题接连不断;而阮建青却对金老师ppt上的地图情有独钟,源于对学习地图划法的渴望;金玲更想知道金老师报告的论文与博士论文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张静、邵科、林本善等同学的问题并不局限于该报告所述内容。不管是在报告陈述过程中还是在报告阐述完毕后,对同学们的每一个问题,金老师总是能耐心、认真的做出解答或者热情、谦虚的与大家进行讨论。本次论坛结束后,杨曾旭、林本善、邵科等同学还团团围住金老师,进行热烈的讨论。大家表示,学成归来的金老师与我们分享的这顿精神美餐,无论是对学术研究仍存迷茫的同学,还是对正在学术之路上探索前进的同学和老师,都收获匪浅。
第一项内容是理事会换届。卡特学生“三农”研究会自2005年成立至今已运行了三届,第三届在卡特师生的大力支持下,特别是研究会骨干成员杨奇明、金玲等同学的精心组织和努力下,共举行了17次论坛,近50位研究生作了报告,基本上促成了论坛的制度化,论坛也很好地成为学生交流学术思想的重要平台。杨奇明同学作为卡特“三农”研究会会长代表(第三届)理事会做总结发言。既总结了上届理事会在过去两年里所做出的主要贡献,如坚持使每期论坛如期举行,督促同学们完成读书报告;成功参与组织了第五届长三角研究生“三农”论坛;帮助老师管理卡特的学生课题等等,也对下届理事会提出了一系列中肯的建议。理事会的工作有目共睹,大家由衷地为理事会热烈地鼓掌,感谢他们所做的努力和贡献。
潘老师简要回顾和肯定了上届理事会所取得的成绩,并表达了卡特领导对“三农”研究会一贯以来的关怀和支持。之后,潘老师宣布了新一届理事会的成员名单和组织架构,并对新一届理事会提出几点建议:(1)继续办好论坛,发挥论坛的 “任务、学习、锻炼、贡献” 功能;(2)继续协助研究生科研基金的相关管理工作,推动研究生学术研究的开展;(3)加强文体活动,创造更加和谐的氛围;(4)吸取往届的经验,开拓创新,继续前进。并希望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能继续支持和关心“三农”研究会的工作,让研究会工作能够更上一个台阶。
新任理事会会长阮建青同学发表就职感言,对领他走上学术道路的论坛充满了感激之情,而他发自内心的朴实演讲更是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老师和同学。
第二项活动是特邀卡特金少胜博士做学术报告。金老师曾留学日本五年,学成回母校工作。报告的名称是:Location Choices of Japanese Food Manufacturers in China: Market Expansion vs. Outsourcing。报告内容是金老师博士论文的一部分,也是一篇学术价值很高的独立论文。论文框架为:(1)引言;(2)市场扩张企业和外包企业概述;(3)文献回顾与实证模型;(4)模型说明和数据描述;(5)结果与讨论;(6)结论和政策涵义。以框架为主线,金老师的阐述图文并茂,方法独到,可谓精彩异常。尤其是对所构模型相关文献的评述,模型的设定和变量的选取等部分,打开了我们的思路,启发了思想。
整个报告过程中,不断有同学打断金老师,提出问题,同学们热情激昂的参与到讨论、学习当中。杨奇明对模型的建立和变量的选取非常感兴趣,问题接连不断;而阮建青却对金老师ppt上的地图情有独钟,源于对学习地图划法的渴望;金玲更想知道金老师报告的论文与博士论文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张静、邵科、林本善等同学的问题并不局限于该报告所述内容。不管是在报告陈述过程中还是在报告阐述完毕后,对同学们的每一个问题,金老师总是能耐心、认真的做出解答或者热情、谦虚的与大家进行讨论。本次论坛结束后,杨曾旭、林本善、邵科等同学还团团围住金老师,进行热烈的讨论。大家表示,学成归来的金老师与我们分享的这顿精神美餐,无论是对学术研究仍存迷茫的同学,还是对正在学术之路上探索前进的同学和老师,都收获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