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其他  CARD动态

CARD学生“三农”论坛2008年第八期简报

编辑:cgsoft 作者: cgsoft 时间:2008-12-04 访问次数:9

  11月28日下午,本年度第八期CARD学生“三农”论坛举行。本次论坛包括以下两项内容:
  一、戴晓霞(07硕):农村居民对生活垃圾处理的支付意愿文献综述
随着农村居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和成分越来越接近城市居民,以有益于环境可持续性的方式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已被提上日程。作者选择农村居民的支付意愿作为研究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的切入点,其理论基础是在内部化外部性后消除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背离的“污染者付费”原则上建立垃圾收费制度,拟采取条件价值评估法测量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处理的支付意愿。
  作者综述已有研究后发现,收入、生活方式和人口规模是影响家庭垃圾产生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随意倾倒、填埋和焚烧三种。供给方面,总体而言,垃圾处理成本具有规模经济性,人口密度越高,处理成本越低;垃圾处理行业的各类市场结构中,公共垄断性的市场和政府签约的私营垄断性市场均比竞争性市场更有效。需求方面,居民对垃圾处理服务的价格非常敏感,在定额收费和按量收费两种垃圾收费制度下相应调整垃圾产生量,甚至非法倾倒,继而影响垃圾处理服务的需求量。
  报告结束后,同学们具体讨论了从支付意愿角度研究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的意义,具有外部性的公共产品供给产生的市场失灵问题,以及文献综述的写法。
  二、韩玲梅(05春博后):当前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方面已经解决和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韩玲梅博士目前正从事一项农村合作医疗的研究,特被研究会邀请过来主持此次讨论。
  改革开放前曾以低投入创造奇迹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的解体而运转不灵,到1985年覆盖率陡降至5%。为降低农民的健康风险,国家在2002年明确提出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实现以县为单位的全覆盖,包括7.2亿多农民。
  然而,信息高度不对称的医疗服务市场存在供给诱导需求的现象,放开竞争不但没有显著降低医疗服务的价格,反而引导资源向高端患者配置,初级医疗服务和低收入者的医疗服务需求被忽视,同时,大量农村医疗人才流向城市,农村医疗机构设施条件差,服务水平低,医疗服务行业的公益性受到质疑。
  讨论环节,同学们首先列举了导致农民参与新型合作医疗积极性不高的现象,郑黎义同学看到只报销住院费用,不报销门诊费,而且大病报销比例也不高,伍恒东同学看见得大病的概率对农民的参加意愿影响很大,胡萦同学也看到农民根据近年得大病的概率决定是否加入的逆向选择问题。随后,邓俊淼博士分析了医疗服务市场供给偏离需求的原因,杨奇明同学则认为研究农村合作医疗问题可以从三个层次展开,一是医疗服务市场本身存在的市场失灵问题,二是中国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转型过程中,三是发展中国家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供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