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23日,一封温家宝总理给浙大四学子的亲笔回信从北京中南海传到浙大求是园后,浙大人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并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温总理在信中写道:“大学生开展农村调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回想六十年代我上大学时,几乎每个假期都到农村去,结识了许多农民朋友。在中国不懂农村就不会真正懂国情。对大学生来说,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了解农村都是不可或缺的一课。”
几天来,这封饱含着总理对大学生深入农村、情系农民的充分肯定、寄托着总理对大学生未来成才报国的殷殷厚望、满载着总理对当代青年的节日祝贺的回信,已在浙大校园里被广泛传读。近日,浙江日报、钱江晚报、浙江卫视等全国众多媒体均作了报道。
但激动、兴奋过后,留给浙大人的是更深入的思索、感悟与践行。“如何把了解农村和社会实践真正作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一课”、“如何鼓励更多的教师积极支持学生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成才的篇章”、“如何进一步发挥大学生社团在学生学习、实践、成才中的重要作用”等等,带着这些新思考,浙大师生和校园社团组织通过多种形式掀起一股读回信、学回信的热潮。
在五四青年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农经系师生自发开展了一场学习贯彻温总理回信精神的座谈会,广大农经学子纷纷表示,要在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深入基层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了解国情、丰富阅历、理性爱国、成才报国,在农村广阔的舞台上奏响青春之歌。
在座谈会上,农经师生学习温总理回信,感触颇深。作为管理学院农经系的一员,对农业、农村、农民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大家一致认为,温总理的回信对广大农经师生的学习研究有着特殊的意义,既是对我们关心、关注“三农”问题的肯定与鼓舞,又是对我们学习、研究“三农”问题鞭策与指引。
给温总理写信的学生之一——张栋梁从2002年开始在管理学院农经系学习,也是浙大“三农”协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张栋梁等深受总理回信的鼓舞,他认为:温总理的回信不仅仅是写给我们四位,更是写给广大青年学生的。之所以我们浙大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同学关心、关注“三农”,跟“卡特”中心以及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倡导与支持是分不开的。古人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说法,温总理的回信为我们再拨明灯。社会实践调查是一个学习历练的过程,深入农村底层,必将让我们读懂中国国情,明白什么是我们将来需要去努力奋斗的。今后的日子里,我们更要践行总理的谆谆教诲,踏踏实实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知行合一、矢志成才、报效祖国。
农经系07级博士生邵科是土生土长的“农经人”,2007年在他本科毕业时,执著地选择了农经专业继续攻读博士。邵科认为:农村是我国加快发展的基础所在,了解农村、深入农村对于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大学生理性爱国、成才报国意义非凡。一直以来,“卡特”中心为包括我们农经系在内的广大浙大学子提供了一个了解农村、研究“三农”的广阔平台。作为农经系的学子,今后要更多地利用并努力创造机会,更加深入地参与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并结合导师的相关课题和自身的研究方向,带着疑惑和问题“下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认知和剖析“三农”问题,才能踏踏实实做学问。
今年夏天即将毕业的农经系04级本科生王祥,在即将毕业、选择未来个人发展方向的时候,毅然选择了去乡镇工作。王祥认为:大学四年在农经系的学习经历,参加三农协会、参与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为他学习专业知识提供了最为直观的了解和认识,从不了解到知农、爱农,对“三农”充满了感情。他希望学院和系里将来能为更多的学弟学妹搭建“了解农村”的平台。
最后,农经系副主任郭红东副教授指出,温总理的回信为我们农经系培养人方面进一步指明了发展方向,我们学院和系里要努力给同学们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更好地走出校园、走向农村,进一步深入基层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在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修好“了解农村”这“不可或缺的一课”,心系农业、农村与农民,努力做到理性爱国、成才报国!
CARD自成立以来一直以来大力支持包括农经系学生在内的广大求是学子了解农村、深入基层开展实践活动。浙江大学学生三农协会正是在CARD等单位的长期支持下从无到有、成长为“全国高校十佳学生社团”的标兵。正如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祖辉教授在接受《浙江日报》记者采访时所说的那样:“希望的田野为优秀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我们作为教师要积极引导、支持和带领广大学生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经系的广大教师纷纷表示,今后将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同学们的农村调研与社会实践活动。
几天来,这封饱含着总理对大学生深入农村、情系农民的充分肯定、寄托着总理对大学生未来成才报国的殷殷厚望、满载着总理对当代青年的节日祝贺的回信,已在浙大校园里被广泛传读。近日,浙江日报、钱江晚报、浙江卫视等全国众多媒体均作了报道。
但激动、兴奋过后,留给浙大人的是更深入的思索、感悟与践行。“如何把了解农村和社会实践真正作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一课”、“如何鼓励更多的教师积极支持学生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成才的篇章”、“如何进一步发挥大学生社团在学生学习、实践、成才中的重要作用”等等,带着这些新思考,浙大师生和校园社团组织通过多种形式掀起一股读回信、学回信的热潮。
在五四青年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农经系师生自发开展了一场学习贯彻温总理回信精神的座谈会,广大农经学子纷纷表示,要在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深入基层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了解国情、丰富阅历、理性爱国、成才报国,在农村广阔的舞台上奏响青春之歌。
在座谈会上,农经师生学习温总理回信,感触颇深。作为管理学院农经系的一员,对农业、农村、农民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大家一致认为,温总理的回信对广大农经师生的学习研究有着特殊的意义,既是对我们关心、关注“三农”问题的肯定与鼓舞,又是对我们学习、研究“三农”问题鞭策与指引。
给温总理写信的学生之一——张栋梁从2002年开始在管理学院农经系学习,也是浙大“三农”协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张栋梁等深受总理回信的鼓舞,他认为:温总理的回信不仅仅是写给我们四位,更是写给广大青年学生的。之所以我们浙大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同学关心、关注“三农”,跟“卡特”中心以及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倡导与支持是分不开的。古人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说法,温总理的回信为我们再拨明灯。社会实践调查是一个学习历练的过程,深入农村底层,必将让我们读懂中国国情,明白什么是我们将来需要去努力奋斗的。今后的日子里,我们更要践行总理的谆谆教诲,踏踏实实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知行合一、矢志成才、报效祖国。
农经系07级博士生邵科是土生土长的“农经人”,2007年在他本科毕业时,执著地选择了农经专业继续攻读博士。邵科认为:农村是我国加快发展的基础所在,了解农村、深入农村对于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大学生理性爱国、成才报国意义非凡。一直以来,“卡特”中心为包括我们农经系在内的广大浙大学子提供了一个了解农村、研究“三农”的广阔平台。作为农经系的学子,今后要更多地利用并努力创造机会,更加深入地参与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并结合导师的相关课题和自身的研究方向,带着疑惑和问题“下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认知和剖析“三农”问题,才能踏踏实实做学问。
今年夏天即将毕业的农经系04级本科生王祥,在即将毕业、选择未来个人发展方向的时候,毅然选择了去乡镇工作。王祥认为:大学四年在农经系的学习经历,参加三农协会、参与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为他学习专业知识提供了最为直观的了解和认识,从不了解到知农、爱农,对“三农”充满了感情。他希望学院和系里将来能为更多的学弟学妹搭建“了解农村”的平台。
最后,农经系副主任郭红东副教授指出,温总理的回信为我们农经系培养人方面进一步指明了发展方向,我们学院和系里要努力给同学们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更好地走出校园、走向农村,进一步深入基层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在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修好“了解农村”这“不可或缺的一课”,心系农业、农村与农民,努力做到理性爱国、成才报国!
CARD自成立以来一直以来大力支持包括农经系学生在内的广大求是学子了解农村、深入基层开展实践活动。浙江大学学生三农协会正是在CARD等单位的长期支持下从无到有、成长为“全国高校十佳学生社团”的标兵。正如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祖辉教授在接受《浙江日报》记者采访时所说的那样:“希望的田野为优秀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我们作为教师要积极引导、支持和带领广大学生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经系的广大教师纷纷表示,今后将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同学们的农村调研与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