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第一期CARD学生“三农”论坛在2月29日下午如期举行,近30名师生参加了这一学术例会。
潘伟光老师简要回顾了过去一年来CARD研究生工作,指出在CARD领导和老师直接支持和指导下,在广大同学的积极参与和研究会干部辛勤组织下,CARD研究生学术工作开展颇有成效:(1)已形成了稳定的以CARD学生“三农”论坛为平台的月报告会制度,汇编有《2007年度卡特研究生“三农”论坛报告集》;(2)成功举办了第五届长三角研究生“三农”论坛,汇编有《第五届长三角研究生“三农”论坛论文集》;(3)建立了研究生科研资助基金制度,2006年共资助11项课题,其成果汇编为《2006年学生课题结题报告》;(4)在CARD承办的商务部援外培训中,研究生成为不可缺少的协助力量;(5)选拔研究生参加了现代农业发展高级论坛和2007年度青年农经学者年会,等等。
其次,潘老师通告了2008年度研究生重点工作计划:(1)例行的月报告会制度将坚持不懈地办下去;(2)在4月底至5月初,邀请海外校友为研究生开设“计量经济学和经济评估”的短期培训课程;(3)与国立台湾大学农经系举行学术交流活动;(4)在6月底完成本年度研究生科研资助基金项目申请阶段的工作;(5)选拔研究生参与10月份商务部援外培训工作;(6)选拔研究生参加在上海举行的第六届长三角研究生“三农”论坛;(7)跨越班级组织研究生户外活动。希望广大同学充分利用CARD给同学们创造的良好机会,以学术为根本,潜心学习和研究,积极成长,并继续关心和支持CARD研究生的工作。
本期论坛有两个报告:
一、刘雅萍(06硕):浙江省农民非农产业就业对其收入的影响研究——基于浙江省农村就业与收入调查
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二十年居全国各省区之首,非农产业收入是农民增收的主要动力,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很快。从这个事实出发,使用通过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浙江农户调查和在杭务工浙江籍农民工调查的数据,作者试图以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浙江农民非农就业收入的影响因素。
在作者的陈述之后,郭红东老师认为手中大量的数据可能搅乱了作者的思路,可选择做农户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潘老师询问了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的具体过程,认为作者选择的题目过大,目前需要提炼出一个具体的问题。陈劲同学同意两位老师的意见,认为作者掌握的材料很丰富,但还没有将信息聚焦到问题上。
二、丁珏明(06硕):城市消费者超市购买生鲜农产品行为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超市与农业对接对农产品生产、流通、零售和消费造成巨大影响;与此同时,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以此为背景,在识别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级认知状态的基础上,作者建立了四个假设,使用Logit模型探讨消费者在超市购买经过质量认证生鲜农产品的偏好、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并比较大、中、小三种规模城市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区别。
陈劲同学询问四个假设建立的依据。邵科同学认为论文题目似乎不能涵盖食品安全部分的研究内容。郭老师建议分析消费者生鲜农产品购买行为可采用“4P”的框架;另外,根据作者的介绍,文献方面尚显欠缺。潘老师建议将不同规模的城市作为哑变量放入模型;而且,除了分析是否购买决策之外,还可加入对购买频次的分析。
潘伟光老师简要回顾了过去一年来CARD研究生工作,指出在CARD领导和老师直接支持和指导下,在广大同学的积极参与和研究会干部辛勤组织下,CARD研究生学术工作开展颇有成效:(1)已形成了稳定的以CARD学生“三农”论坛为平台的月报告会制度,汇编有《2007年度卡特研究生“三农”论坛报告集》;(2)成功举办了第五届长三角研究生“三农”论坛,汇编有《第五届长三角研究生“三农”论坛论文集》;(3)建立了研究生科研资助基金制度,2006年共资助11项课题,其成果汇编为《2006年学生课题结题报告》;(4)在CARD承办的商务部援外培训中,研究生成为不可缺少的协助力量;(5)选拔研究生参加了现代农业发展高级论坛和2007年度青年农经学者年会,等等。
其次,潘老师通告了2008年度研究生重点工作计划:(1)例行的月报告会制度将坚持不懈地办下去;(2)在4月底至5月初,邀请海外校友为研究生开设“计量经济学和经济评估”的短期培训课程;(3)与国立台湾大学农经系举行学术交流活动;(4)在6月底完成本年度研究生科研资助基金项目申请阶段的工作;(5)选拔研究生参与10月份商务部援外培训工作;(6)选拔研究生参加在上海举行的第六届长三角研究生“三农”论坛;(7)跨越班级组织研究生户外活动。希望广大同学充分利用CARD给同学们创造的良好机会,以学术为根本,潜心学习和研究,积极成长,并继续关心和支持CARD研究生的工作。
本期论坛有两个报告:
一、刘雅萍(06硕):浙江省农民非农产业就业对其收入的影响研究——基于浙江省农村就业与收入调查
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二十年居全国各省区之首,非农产业收入是农民增收的主要动力,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很快。从这个事实出发,使用通过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浙江农户调查和在杭务工浙江籍农民工调查的数据,作者试图以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浙江农民非农就业收入的影响因素。
在作者的陈述之后,郭红东老师认为手中大量的数据可能搅乱了作者的思路,可选择做农户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潘老师询问了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的具体过程,认为作者选择的题目过大,目前需要提炼出一个具体的问题。陈劲同学同意两位老师的意见,认为作者掌握的材料很丰富,但还没有将信息聚焦到问题上。
二、丁珏明(06硕):城市消费者超市购买生鲜农产品行为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超市与农业对接对农产品生产、流通、零售和消费造成巨大影响;与此同时,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以此为背景,在识别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级认知状态的基础上,作者建立了四个假设,使用Logit模型探讨消费者在超市购买经过质量认证生鲜农产品的偏好、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并比较大、中、小三种规模城市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区别。
陈劲同学询问四个假设建立的依据。邵科同学认为论文题目似乎不能涵盖食品安全部分的研究内容。郭老师建议分析消费者生鲜农产品购买行为可采用“4P”的框架;另外,根据作者的介绍,文献方面尚显欠缺。潘老师建议将不同规模的城市作为哑变量放入模型;而且,除了分析是否购买决策之外,还可加入对购买频次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