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国家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之后,中国的农村发展已经跳出了以讨论和试验为主的“新乡村建设”阶段,开始迈向更为务实的“新农村建设”阶段,但新农村建设的方向仍然不够明确,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仍然不够清晰。大致梳理一下,至少在学界有三种主张。一是倡导“新村运动”,主要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这是当前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主流思路,体现的是形式主义的主流经济学的学术理路;二是主张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开展农民文化娱乐活动等,它体现的是一种实体主义经济学;第三种较为有代表性的主张认为,文化建设重于经济建设,新农村建设实质上是要重塑农村生活的价值合理性和主体性,是要重建农民生活方式,其背后乃是一种经济人类学或曰社会学的学术理路。[第一段]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农民增收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社会主义新农村 主流经济学 “新村运动” 农民消费水平 文化娱乐活动
分类号: F32[免标]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农民增收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社会主义新农村 主流经济学 “新村运动” 农民消费水平 文化娱乐活动
分类号: F32[免标]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