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新农村建设,既需要国家给予必要的资金扶持,又需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必须教育村民克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让他们认识到建设新农村自己是主角,只有亲身投入到生产发展中去,才能使生活宽裕,实现建设新农村的目标。
但是,有些村民却片面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含义,说是“建设新农村,旧房全换新”。村里有几家贫困户追着村干部问:“上级啥时候能拨款子下来,把我们的旧房拆掉盖新农村呢?”村民的这种思想认识,实际上是“等、靠、要”依赖思想的反映。针对这个问题,我在召开两委会,统一班子成员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又召开村民代表和村民大会,结合村情宣传解释中央关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20字要求。讲明在新农村建设中,除争取国家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外,主要靠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脱贫奔小康,而农民则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生力军,必须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道路。
我们村集体经济底子薄,刚脱贫的村民也不富裕,有人说把红庙村建成新农村,是“麻袋绣花,底子太差”,恐怕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实现,表现出信心不足。对此,我就用近几年本村的发展变化,教育和鼓励村民坚定实现新农村的信心。红庙村是由两个小村合并成的大村,共11个村民小组,404户人家,1668口人,散住在七沟八梁和隔河相望的两座高山中。我们村原是省定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重点村,通过近3年的国家扶持和村民艰苦奋斗,去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60多元,比2002年增加765元,实现整村脱贫,达标验收,今年预计可达2000元以上。通过讲发展说变化,使村民有了信心,消除了畏难情绪,认识到,只有用辛勤劳动和智慧,才能建设好新农村。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目前,我们红庙村已经制定了新农村建设5年规划,将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20字目标要求进行了细化,使村民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广开增收门路,用自己的双手建出一个欣欣向荣的新农村。
(作者系: 湖北省竹溪县红庙村党支部书记)
但是,有些村民却片面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含义,说是“建设新农村,旧房全换新”。村里有几家贫困户追着村干部问:“上级啥时候能拨款子下来,把我们的旧房拆掉盖新农村呢?”村民的这种思想认识,实际上是“等、靠、要”依赖思想的反映。针对这个问题,我在召开两委会,统一班子成员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又召开村民代表和村民大会,结合村情宣传解释中央关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20字要求。讲明在新农村建设中,除争取国家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外,主要靠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脱贫奔小康,而农民则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生力军,必须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道路。
我们村集体经济底子薄,刚脱贫的村民也不富裕,有人说把红庙村建成新农村,是“麻袋绣花,底子太差”,恐怕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实现,表现出信心不足。对此,我就用近几年本村的发展变化,教育和鼓励村民坚定实现新农村的信心。红庙村是由两个小村合并成的大村,共11个村民小组,404户人家,1668口人,散住在七沟八梁和隔河相望的两座高山中。我们村原是省定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重点村,通过近3年的国家扶持和村民艰苦奋斗,去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60多元,比2002年增加765元,实现整村脱贫,达标验收,今年预计可达2000元以上。通过讲发展说变化,使村民有了信心,消除了畏难情绪,认识到,只有用辛勤劳动和智慧,才能建设好新农村。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目前,我们红庙村已经制定了新农村建设5年规划,将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20字目标要求进行了细化,使村民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广开增收门路,用自己的双手建出一个欣欣向荣的新农村。
(作者系: 湖北省竹溪县红庙村党支部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