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数据中心  三农文献库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共富效应:基于地理标志认证的评估

编辑: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作者: 甘伟铭 杨福霞 范东寿 宋子豪 时间:2025-07-18 访问次数:11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激发乡村产业的发展活力是推动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本文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内的地理标志认证视为当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一种方式,基于2000—2021年其与县域各统计指标的匹配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实证评估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式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发现:地理标志保护和运用使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4.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0.8%,且此潜在收益远高于该政策的运行成本。机制分析发现,该政策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地理标志产业的发展,还通过产业关联效应带动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农业旅游等第二、第三产业的协同发展。与此同时,该政策显著增强了第一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促进了相关产业就业机会的增加,并有效提升了农业技术创新水平,从而推动农民共同富裕。异质性分析表明,与资源禀赋较优的地区相比,禀赋条件较差的地区从地理标志保护和运用中获益更多;数字化水平越高、政府财政支持力度越大,政策所释放的生态红利越充分。上述研究结论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以及共同富裕的稳步推进提供了新视角。

关键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地理标志;共同富裕;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基金资助: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特色农业支持政策的乡村可持续发展效应:微观机理、作用效果与优化方案”(编号:2662024JGPY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面向农田面源污染源头控制技术的农业绿色补贴标准及其动态优化研究”(编号:72274073)

  • DOI10.13246/j.cnki.jae.20250710.001

  • 专辑:工程科技;经济与管理科学

  • 专题: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经济体制改革;农业经济

  • 分类号:X22;F323.5;F124.5

农业技术经济(排版定稿)网络首发时间:202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