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华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重点实验室3.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4.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5.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6.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村集体具备推进自上而下政策下沉与自下而上基层善治相融合的作用,厘清该作用逻辑及实现路径,对于推动“三农”政策有效落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混合研究设计,构建“制度-组织-要素”基本框架,对三个草原村庄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实践展开案例分析,并运用微观调查数据对村集体推动政策落实的作用机制辅以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村集体以制度耦合、组织联动和要素匹配为实现路径,发挥政府代理人和农户代理人的双重代理作用,推进自上而下政策下沉与自下而上基层善治相融合,且两种角色之间存在互嵌强化;第二,在不同响应情境下,村集体双重代理作用实现路径有所差异,表现为制度耦合中的制度类型差异、组织联动中的地位差异和结构差异、要素匹配中的要素侧重差异;第三,资源禀赋是影响村集体双重代理作用实现路径选择的重要因素。因此,为推动“三农”政策有效落地,需重视和发挥村集体双重代理作用,协同推进制度、组织和要素变革,促进政府管理与基层善治有效联结。
关键词:村集体;双重代理作用;“制度-组织-要素”框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公园建设中生态补偿方式多元化的路径、效应与优化研究”(编号:7230306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中国农业农村渐进式改革的理论框架与行动逻辑:兼顾多目标发展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动态调整”(编号:72141307);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公园多元化生态补偿分析框架:补偿方式视角”(编号:2024A04J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