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津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天津财经大学统计学院3.天津财经大学法学院
摘要: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是协同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举措。本文聚焦于农民工与迁入地户籍人口权利差距,借助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数据,探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显著提升农民工市民化意愿,这一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加强市民身份认同、提高个体收入水平两条路径提高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异质性分析表明,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社会保障服务均等化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提升作用显著,而子女教育服务均等化和就业公共服务均等化影响作用不显著;分样本回归结果表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显著促进了市辖区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但对县域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提升作用不明显。此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已婚、随迁家属较多的农民工群体的市民化意愿提升作用更强,对家庭拥有宅基地、新迁移的农民工群体的市民化意愿提升效果较弱。结合研究结论,本文建议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和县域综合承载力,进一步破除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障碍。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民工市民化;身份认同;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3BZZ039);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TJGL20-007); 天津市教委社科重大项目(2020JWZD34);
DOI: 10.16164/j.cnki.22-1062/c.2025.03.014
专辑: 社会科学Ⅱ辑;社会科学Ⅰ辑;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题: 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人口学与计划生育;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
分类号: D630;C924.2;F299.2;F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