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
摘要:集体林约占中国森林资源的60%,其碳汇效应对实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林权制度改革解决了集体林“产权不清、经营主体缺位”问题,评估由此带来的碳汇效应对于了解集体林碳汇潜力并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SCP理论,运用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和CCER方法学测算1992—2022年各省份集体林碳汇量,将新一轮林权改革的主体措施——林地确权作为外生冲击识别框架,采用交叠倍差法评估林权改革对集体林碳汇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验证。研究发现:(1)林权改革显著提升了集体林碳汇量,改革的实施为集体林年碳汇量带来了约3.5%的额外增长;林权改革的碳汇效应呈现滞后性,且随时间的推移呈增长趋势。(2)新一轮林权改革强化了产权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形成产权激励效应,通过增加林业资本投入和扩大林地经营规模促进了集体林碳汇效应的提高。(3)异质性分析表明,在碳交易制度完善、森林资源禀赋较好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林权改革对集体林碳汇促进作用较大。为此,需通过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推动林业碳交易和促进林地流转等措施来发挥集体林的碳汇潜力。
关键词: 集体林;林权改革;森林碳汇;准自然实验;交叠倍差法;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环境意识与技能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影响机理与政策优化研究:以秦巴山区非木质林产品生产为例”(编号:71873102);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林业碳汇交易对工业行业碳减排策略配置影响的机理、成本效应与政策优化研究”(编号:24BGL191);
DOI: 10.13246/j.cnki.jae.2025.04.003
专辑: 经济与管理科学;农业科技;工程科技Ⅰ辑
专题: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林业;经济理论及经济思想史;农业经济
分类号: F326.2;X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