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数据中心  三农文献库

市民化对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质量变化的影响

编辑: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作者: 许岩1付小鹏2杨振寰1 时间:2025-04-30 访问次数:10

1.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2.重庆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摘要: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人口在就业质量上的巨大差距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经济问题。在市民化前后,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质量会呈现出怎样的演进趋势呢?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利用Neumark分解、无条件分位数回归分解以及倾向得分匹配对市民化前后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质量变化特征及其背后的经济学动因进行了系统的对比与识别。研究发现:经历过市民化的“农转非”人口的就业质量整体上高于农业户籍人口,但仍然显著低于城镇本地人口。虽然随着落户时间的增加,“农转非”人口与城镇本地人口的就业质量将逐渐趋同,但整个趋同过程要20年以上的时间。市民化前后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本地人口就业质量差异产生的原因存在明显区别。农业户籍人口—城镇本地人口的就业质量差异是就业者的特征性差异与歧视因素引起的结构性差异共同造成的,“农转非”人口—城镇本地人口的就业质量差异则是由就业者的特征性差异单独造成的。从总体上来看,“农转非”对就业质量的提高有积极的政策效应,但不同的“农转非”路径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则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异质性特征。

关键词: 市民化;农业转移人口;农转非;就业质量;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转非’人口的劳动力市场融入研究”(20CRK006);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转非’人口的就业质量研究”(24SKJD112); 专辑: 社会科学Ⅱ辑;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题: 人才学与劳动科学;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

分类号: F249.2;F299.2;F323.6

《人口与经济》20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