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商学院2.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3.辽宁大学李安民经济研究院
摘要:中国特色扶贫政策以“造血式”帮扶为核心,对防止规模化返贫、促进农村就业和收入水平稳定增长意义重大。本文以精准扶贫政策为典型,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和县域经济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方法,检验其对连片特困地区劳动供给的影响及机理。研究发现,精准扶贫在缓解多维贫困的同时,提高了家庭劳动参与率。结构分解表明,在农业及兼业生产与非农受雇两种劳动类型中,本地家庭对政策产生的劳动供给反应主要集中在农业及兼业生产。机制分析发现,相较于通过调节劳动与非劳动收入来影响劳动供给,精准扶贫为存在照料约束的家庭提供本地劳动机会,对劳动力供需两端均产生积极影响。政策在地区内和地区间会产生具有“益贫性”的异质性劳动供给反应,但该反应尚未显著改善区域内收入差距。本文发现,“造血式”帮扶的地区开发为应对照料约束的本地家庭带来就业机会,这为稳定脱贫地区就业状态、扶持农村本地劳动力市场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精准扶贫;劳动供给;家庭照料约束;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8ZDA0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2203027); 教育部一般项目(22YJCZH169)的资助;
DOI:10.13653/j.cnki.jqte.20250422.001
专辑:社会科学Ⅱ辑;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题:人才学与劳动科学;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
分类号:F323.8;F249.2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录用定稿)网络首发时间:2025-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