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数据中心  三农文献库

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构演变及提升路径

编辑: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作者: 钱加荣 赵芝俊 毛世平 时间:2023-02-03 访问次数:10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摘要:本文从要素体现式技术进步理论视角强化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的理论基础,针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存在的问题,对测算模型和估计方法进行优化调整,进一步将农业技术进步细化分解为中性技术进步、要素增强技术进步等部分,以此来解析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结果显示,1990—2020年中国农业技术进步速度为2.44%,其中中性技术进步速度呈快速上升趋势,并已成为驱动中国农业科技进步的主导力量,物质增强技术进步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劳动增强技术进步保持平稳上升态势;当前中性、物质、劳动技术进步在农业技术进步中的比重分别为50.7%32.3%17.3%,其技术进步贡献率分别为31.3%23.1%10.4%;2000—2020,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35%快速上升至超过60%水平,表明我国农业科技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农业发展方式已逐步实现由早期的要素依赖型向科技驱动型转变。最后,从加快科技创新步伐、重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等方面,提出促进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水平提升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技术进步;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生产率;产出弹性;

基金资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发展阶段我国种业增产贡献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编号:22BJY18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耕地—技术—政策融合视角的‘两藏’战略研究”(编号:21DA056);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所级重点任务(编号:10-IAED-05-2022)

DOI10.13246/j.cnki.iae.20230119.001

专辑: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题:农业经济;

分类号:F323.3

《农业经济问题》(录用定稿)网络首发时间:2023-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