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贫困问题高级研修班第十二期(2014年 英语)

编辑:admin 作者: admin 时间:2018-11-12 访问次数:46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主办,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简称:浙大“CARD”)承办的为期21天的“非洲英语国家反贫困问题”高级研修班,于2014年5月29日至2014年6月18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来自非洲英语国家的喀麦隆、埃及、加纳、利比里亚、马拉维、毛里求斯、尼日利亚、塞拉利昂、南苏丹、坦桑尼亚、赞比亚、津巴布韦等12个发展中国家的16位司处级官员参加了研修班。

研修期间,除了组织学员进行课堂学习和研讨外,还组织学员对我国一些代表性地区,如浙江省义乌市、上海以及四川省蒲江县等地进行调研和实地考察,参观考察了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和一些农产品加工领头企业,增强了学员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成就和农村改革开放与发展和反贫困经验的感性了解,同时也增进了学员对中国的感情。通过研修班为期21天的课堂学习和实地参观考察,以及与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中国政府官员的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学员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成就认识,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感性了解,也增进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友谊。

整个教学环节,项目精心选择了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富有国际培训经验的专家教授承担项目教学及组织工作。项目邀请了包括浙江大学、浙江省农办、国际食品政策研究所等专家教授,分别就中国经济社会与改革发展、中国农村发展及浙江省的经济发展与反贫困经验、中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与实践、中国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政策与实践、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模式、生态环境保护与中国农村发展和减贫、中国农村金融政策与减贫、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合作社发展等问题做了专题报告和讨论,从不同角度介绍了中国反贫困进程中的成功经验,使学员从整体上对中国反贫困历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考察了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和一些农产品加工领头企业,增强了学员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成就和农村改革开放与发展和反贫困经验的感性了解,同时也增进了学员对中国的感情。通过研修班为期21天的课堂学习和实地参观考察,以及与国内外专家学者和中国政府官员的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学员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成就认识,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感性了解,也增进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友谊。

为加强学员对于中国反贫困经验的理解和体会,以及让学员对于反贫困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我们组织学员对中国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资源禀赋的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本次项目带领学员到上海、浙江义乌、四川蒲江等进行了实地参观和考察。本次项目的具体考察地点和内容为:

2014年6月3日,由徐丽安副院长带队,研修班一行赴上海考察大都市发展状况,并参观了南京路和东方明珠等上海标志性经典,使学员深刻感受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建设发展状况和中国开阔的心胸、开放的发展战略。

2013年6月5日,由茅锐博士带领研修班一行考察已蜚声海外的义乌小商品城。百闻不如一见,发达壮观的市场,琳琅满目的商品给学员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学员们在考察小商品市场的同时,还购买了大量的价廉物美的小商品。

2013年6月10日-6月13日,在徐丽安院长的带领下,研修班全体学员前往四川蒲江县考察。在蒲江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与精心安排下,全体学员先后前往寿安新村、炉坪新村、复兴国家级优质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区、“蒲江雀舌”生态茶园示范基地、嘉竹茶业有限公司、“蜡笔小新”食品有限公司等有代表性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和新型农业生产基地考察调研。学员听取了蒲江县寿安新村和炉坪新村的社会概况和规划介绍,并拜访了炉坪新村的当地农户家庭。学员对蒲江县新农村建设的整齐优美的风貌、产居一体的规划和农民富裕幸福的生活表现出了极大的肯定和赞许。在蒲江复兴乡国家级优质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区,学员先后参观了猕猴桃果园和果园基于现代计算机通信技术的远程控制管理体系与基于科学实验的研究开发项目。他们对果园在传统农业和种植业中运用的大量先进科学和管理技术表示惊叹,对规模化、计算机化的生产模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蒲江雀舌”生态茶园示范基地、嘉竹茶业有限公司和“蜡笔小新”食品有限公司,学员详细了解了茶叶和食品加工业的生产流程,深入体会了全自动化的生产技术,对中国的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大加赞赏。蒲江县考察期间,全体学员还与蒲江县副县长、政府办、外事办、统筹办和农发局的有关领导举行座谈,听取了当地依托农业发展经济、消除贫困的经验报告,并与与会领导热烈交流。学员表示从此次考察中获得了许多有益的启发和帮助,带给了他们发展本国农业的深刻思考。四川考察期间,全体学员还前往成都大熊猫基地和成都市区考察学习,了解中国的国宝和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城市建设经验。

98659168764200059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