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数据中心  三农文献库

中国农村长期多维贫困的测量、分解与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admin 作者: 侯亚景 时间:2018-03-23 访问次数:200

【作者】 侯亚景

【Author】 Hou Yajing;

【机构】 求是杂志社经济编辑部

【摘要】 多维贫困的发生具有动态性和长期性。本文在当前多维贫困的研究中引入了时间因素,考虑了多维贫困的长期变化特征;同时基于内源性扶贫理念,强调关注贫困人口的内生发展动力和主观感受,建立了主客观维度相结合的长期多维贫困的测量框架,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2—2014年的三期面板数据,通过多层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家庭长期多维贫困及不平等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子群分解下,西部地区对农村整体长期多维贫困指数的贡献最大,但随着长期多维贫困持续期的临界值的提高,西部地区在长期多维贫困平均持续期的作用减弱,而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的长期多维贫困平均持续期更为持久;维度分解下,生活条件维度对农村长期多维贫困指数的贡献最大,但主观福利维度对长期多维贫困的贡献不能忽视;多层回归模型较混合模型的估计结果更精确,宏观层次变量对农村家庭长期多维贫困的发生率与不平等的解释能力分别为11.28%和9.51%;农村家庭长期多维贫困的发生率和不平等状况不仅与家庭人口特征、生产经营特征、资产特征等微观层次因素显著相关,而且还与非农户口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等宏观层次因素显著相关。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我国企业的收入分配对企业效益影响的定量研究”(71672086)的阶段性成果
《统计研究》2017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