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科学研究  《三农研究》

 

 
学术交流与合作
 
 
 
省社联陈荣书记一行视察CARD
2012年4月6日上午,省社联党组书记陈荣等一行在副校长罗卫东陪同下到CARD视察并指导工作。在成果展览室里,钱文荣副院长介绍了CARD的运行机制以及近几年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所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陈荣书记仔细翻阅了CARD近几年取得的成果,并充分肯定了CARD取得的成绩。
陈荣书记一行还参观了CARD的宣传走廊、资料室、学生工作室等。
参观后,钱文荣教授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座谈会。
 
 
 
周洁红教授出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应急研究项目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策略研究”中期检查会
2012年4月9日,CARD周洁红教授出席了在南京农业大学举行的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应急研究项目“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策略研究”中期检查会。会议由基金委管理科学部毛中根主任主持,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程国强教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管司徐景和司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张永建研究员专家对项目组执行情况进行评议。
开幕式上,南京农业大学丁艳锋副校长首先致辞,基金委高自友副主任介绍了项目检查要求。接着与会专家认真审阅了项目组提供的中期进展报告,分别听取了项目组各团队负责人所做汇报,检查交流项目的执行情况,总结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领域重大研究计划的中期成果和政策建议。此次中期检查参会人员有北京工商大学孙宝国教授负责团队包括华南农业大学温思美教授、天津科技大学曹小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顾海英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郑凤田教授及南京财经大学王海燕教授和南京农业大学周应恒教授负责的中国农业大学安玉发教授、浙江大学周洁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曾寅初教授、贵州大学王华书教授及国家行政学院车文辉副教授等团队成员。报告会分别从“食品安全风险来源与控制研究”、“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及效率”、“食品安全监管激励机制与违法犯罪的惩处机制”和“食品安全监管的国际经验与借鉴”等主题展开,基本涵括了我国当前食品安全领域研究的主要方面。周洁红教授从“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手段完善与优化研究”角度汇报了近期研究成果,并与专家和参会代表进行了广泛交流。
经专家组讨论后,基金委杨列勋处长宣布通过了对该项目的中期检查。此后项目协调人孙宝国教授,周应恒教授组织所在项目小组负责人讨论了后续研究工作安排。基金委管理科学部李一军副主任对此次检查会做了总结并宣布会议圆满结束。
 
 
 
周洁红教授出席”中加可持续城市食品体系研讨会”
由加拿大Waterloo大学主办,南京大学承办的“Workshop program: China-Canada Sustainable Urban Food Systems Project” 2012年4月17-19日在南京大学召开。来自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委员会、香港城市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和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受邀参会,就构建中国和加拿大可持续城市食品体系交流并共商合作。
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献言献策,从社会,经济,环境,健康知识及其教育等多学科和多视角出发,结合现有食品体系状况和存在问题,探讨可持续城市食品体系的构建途径和监管方式。
19日的总结讨论会上,CARD周洁红教授从食品安全,可持续农业和气候变化三者关系阐述了当前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建立可持续食品体系的意义重大,受到本次研讨会主席和在场专家的一致赞同。
 
 
 
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工作座谈会顺利召开
5月3日,由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组织召开的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工作座谈会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来自省内各高校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负责人和行政秘书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省社科联何一峰副主席主持,浙江大学罗卫东副校长,浙大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CARD)黄祖辉院长等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上,罗卫东副校长代表学校对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并结合浙江大学开展哲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工作经验,阐述高校开展研究基地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及其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定位、困难解决等重要问题。
黄祖辉院长在座谈会上作了“高校研究中心(基地)与学科平台建设”的发言,对目前国内高校人文社科基地的主要类型和模式进行了梳理,并围绕发展理念、模式、机制与拓展、学科发展与科研等几大方面向代表们介绍了CARD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和经验。CARD徐丽安副院长向代表们详细地介绍了CARD的行政管理工作。
CARD作为教育部首批十五所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之一,并在二轮评估中均被评为优秀。省社科联将本次会议定在浙大召开,旨在希望参会的各高校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代表通过对CARD实地观摩考察和座谈,能借鉴学习基地的日常行政运作、科研管理、人才培养等相关经验。
省社科联民管处刘东处长、吴凤钢调研员、浙江大学社科院袁清副院长等也出席了座谈会。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刘鸿武院长一行访问CARD
5月11日,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刘鸿武院长一行五人来CARD访问。浙师大非洲研究院是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基地,是我国高校首家建立的规模最大的综合性非洲研究院。刘鸿武院长此行,主要是与CARD商谈开展中非农业合作、商务部援外项目后续跟踪,以及教育部“2011计划”协同创新申报的合作等事宜。
会谈中,CARD院长黄祖辉教授首先向刘鸿武院长一行介绍了CARD近年来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承办商务部援外项目的工作情况,同时就双方开展中非农业合作研究等有关事宜提出了初步设想。刘鸿武院长对CARD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并详细介绍了浙师大非洲研究院的基本情况,以及希望与CARD在开展中非农业合作研究、商务部援外项目后续跟踪工作,和教育部“2011计划”协同创新申报的合作等方面的合作设想。会谈中双方还就基地的建设、管理等方面交换了看法,并形成了双方合作的备忘录。
CARD徐丽安副院长参加了会谈。
 
 
 
 
 
 
2012国际合作社年:农业合作社的国际趋势与中国实践
国际研讨会在嘉兴顺利召开
2012年5月20日至22日,由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CARD)、浙江省农业厅和嘉兴学院主办,浙江大学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CCFC)、嘉兴学院长三角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2012国际合作社年:农业合作社的国际趋势与中国实践”国际研讨会在浙江嘉兴顺利召开。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CARD)院长、浙江大学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CCFC)主任黄祖辉教授担任此次大会中方主席,世界著名合作经济学家、荷兰伊拉姆斯大学合作社研究中心(ECC)主任George Hendrikse教授担任此次大会外方主席。
农业部经管总站赵铁桥副站长、浙江省农业厅赵兴泉副厅长、荷兰伊拉姆斯大学George Hendrikse教授、美国衣阿华州立大学Robert W. Jolly教授、台湾大学徐世勋教授、台湾中兴大学李皇照教授、浙江大学黄祖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孔祥智教授、东北农业大学郭翔宇教授等50多位国内外合作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相关政府主管部门领导出席了此次大会,并在会议分别做了发言或点评。本次会议的宗旨是进一步加强各国、各地区在农业合作经济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通过借鉴国际上农业合作社的最新发展成果,了解国际合作社发展的未来趋势,提升中国在农业合作经济领域中的研究水平,为中国的合作社发展提供更切实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中国农业合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世界合作社运动与发展做出贡献。
5月21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在嘉兴学院行政楼一楼报告厅隆重举行。赵铁桥副站长、George Hendrikse教授、赵兴泉副厅长、浙江大学徐旭初教授、嘉兴学院副院长杜欢政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研讨会开幕式由浙江大学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CARD)执行主任徐旭初教授主持。
开幕式结束后,赵铁桥副站长、George Hendrikse教授、Robert W. Jolly教授、徐世勋教授先后进行大会主旨发言,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中国、荷兰、美国及中国台湾地区的农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进行了描述,使得与会人员对不同的合作社发展模式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5月21日下午,会议进入分节发言与专家点评阶段,这一阶段的内容分三节进行,分别由东北农业大学郭翔宇教授、青岛农业大学李中华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霍学喜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孔祥智教授、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潘劲研究员、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张滢副教授、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苑鹏研究员、烟台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张益丰副教授、嘉兴学院长三角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李武江副教授、浙江大学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博士生吴彬、刘颖娴、高钰玲,结合自身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主题发言。浙江大学郭红东教授、河北经贸大学马彦丽教授、台湾中兴大学李皇照教授、浙江大学徐旭初教授、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贾相平助理研究员、西南政法大学黄胜忠副教授、荷兰伊拉姆斯大学George Hendrikse教授分别对9位专家学者的发言进行了点评。
在闭幕式上,徐旭初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他首先对今天的各位专家与学者的发言进行了概括总结;其次,他对我国合作社研究进行了总结性回顾。同时,他认为今天的中国应该提出自己的合作社理论研究体系。最后,徐教授指出农民合作社研究的未来,关键在于研究者们如何深入合作社看合作社,如何跳出合作社看合作社;如何将合作社真正置于演化过程中研究,如何将合作社真正置于时代背景中研究;如何提炼出具有普遍阐释价值的合作社理论体系来,如何落实到合作社的具体运营中去。
5月22日,与会专家参观了嘉兴市绿江葡萄专业合作社,从而对中国嘉兴地区的合作社的发展模式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
2012年“国际合作社年”到来之际,此次国际研讨会使得来自美国、荷兰、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位合作社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政府机关工作人员齐聚一堂,各抒己见,积极评论,畅所欲言,为促进合作社研究的国际交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合作经济理论发挥了重要的、积极的作用。
 
 
 
黄祖辉教授率团赴台开展合作研究与专题调研活动
为了借鉴台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成功发展经验,交流合作经济组织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我国大陆地区农民合作组织的迅速发展,根据CARD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大国际(地区)合作项目“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运营模式、治理结构与比较研究”的研究工作安排,主要课题组成员于2012年5月25日至6月1日组团前往台湾进行专题调研与合作研究,其中包括在台湾大学农业经济系召开专题工作坊(workshop),与台湾大学、中兴大学相关学者就项目的台湾专题合作研究部分及校际互访合作开展研讨等。
外,项目考察团还依次参访了台北农产运销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希望广场(农产品展售中心)、南投县埔里镇桃米生态村、南投县鱼池合作农场、南投县竹山镇农会、台湾中兴大学农业推广中心、云林县汉光果菜生产合作社、云林县斗南镇农会、嘉义县阿里山茶叶生产合作社、高雄市旗南合作农场、高雄市旗山果菜运销合作社、高雄市花卉批发市场,以及台湾农业合作社联合社和台湾省农会等农民合作组织或相关涉农组织,获取了众多宝贵的一手资料和不可多得的实地体认
世界著名合作经济学家、荷兰伊拉姆斯大学George Hendrikse教授,应邀全程参与了本次全台考察活动。
 
 
 
黄祖辉教授应邀访问福建农林大学
2012年6月6日至8日,黄祖辉教授应邀访问福建农林大学,并为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做了题为《中国三农问题:现状与研究热点》的报告。报告由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刘伟平教授主持,学院相关教师和博硕士生参加了学术报告。刘伟平院长及与会人员对黄祖辉教授的报告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报告精确把握中国“三农”问题的实质,对广大师生做好科研及论文的选题和研究水平的提高都有很大裨益。
外,在经济管理学院副书记雷国铨教授及人文学院前院长郑庆昌教授等陪同下,黄祖辉教授考察平潭综合实验区,听取了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并对平潭综合开发区的发展提出建议。
 
 
 
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George Hendrikse访问CARD中心
受黄祖辉教授所主持的“2011年聘请外国专家”项目资助,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Erasmus University)教授&合作社研究中心(Erasmus Center for Cooperatives)主任George Hendrikse 教授于2012年5月20日 - 6月3号在CARD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George Hendrikse 教授具有丰富的国际合作经验,同时在农业合作组织的理论与管理方面,有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此外,George Hendrikse 教授曾数次应邀出席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举办的农民合作社相关国际会议,并多次来中国进行交流访问,对中国农民合作社进行实地考察,因此对中国合作社有着充分的了解和独特的见解。
George Hendrikse教授在访问期间参加了一系列的学术和交流活动。
首先参加了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组织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让世界更美好:农业合作社的国际趋势与中国实践”,该会议由浙江大学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和嘉兴学院长三角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承办,George Hendrikse教授是此次会议的外方主席,在会议上分别做了主题致辞和题为“Governance of Cooperatives in the Netherlands(荷兰合作社的治理机制)” 的大会报告,该报告介绍了荷兰合作社的发展历史和治理结构类型,分析了荷兰合作社治理结构变革过程以及未来趋势,指出今后合作社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对异质性农户的激励、对高质量和高附加值产品的激励、以及合作社治理的公司化倾向。
其次,George Hendrikse教授是黄祖辉教授主持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运营模式、治理结构与比较研究”的外方合作人之一。2011年8月份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祖辉曾带领多位老师和学生考察荷兰合作社,此次George Hendrikse 教授与该课题主要成员一起进一步就此项目的前期研究进行了总结、对后期研究进行了讨论。
第三,George Hendrikse 教授在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作了题为“Coordination and Governance Structure: Cooperatives versus Investor-Owned Firms (协调机制与治理结构:合作社与投资者所有企业的比较)”的学术讲座,讨论了合作社和投资者所有企业这两种组织的内部协调机制的不同,合作社更倾向于社员利益的考虑,因此合作社管理人员需要更多的上游生产的信息,而投资者所有企业更倾向于追求市场利益最大化,因此其管理人员往往更加关注下游市场信息,这一组织目标的不同导致了其内部的决策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的差别。
此外,George Hendrikse教授与CARD多位博士生就联合培养和论文写作进行了交流,一方面鼓励CARD的学生申请各种访问国外大学和研究院的项目,另一方面鼓励CARD学生撰写英文论文和积极投稿,并表示愿意提供邀请函、论文指导和修改等各种帮助。
George Hendrikse 教授此次的来访时间虽然有限,但是收获甚多,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严谨的科研精神也使得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师生深受鼓励和感染,并为今后更远更深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CARD学生“三农”论坛2012年第三期简报
4月27日下午,2012年度第三期CARD学生“三农”论坛在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12楼报告厅举行,本次论坛共有三位同学作了报告。
一、刘颖娴(CARD 11博):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纵向一体化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浙江、四川、黑龙江26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数据
潘伟光老师、阮建青老师、梁巧博士、卢海洋同学等与刘颖娴同学进行了多方位的探讨。
二、高钰玲(CARD 11春博):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的实现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会上,在座老师及同学主要对文章的变量设置提出优化了建议,并在很多细节处理上给予了可行的建议。
三、吴彬(CARD 10博):Office入门与精进
吴彬同学平时比较擅长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尤其在Word排版方面尤其擅长,因此,他为与会同学重点讲述了“Word 长文档排版技巧”。使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Word 软件,掌握其中的许多使用技巧、要诀,从而可能使同学们今后在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编写和排版方面节约大量时间和精力。此外,吴彬同学也就如何用好PPT和Excel做了简要陈述。
 
 
 
CARD与塔大共建南疆三农发展研究中心
5月5日,作为浙江大学对口支援新疆塔里木大学的具体实施单位之一,CARD与塔里木大学合作成立的“南疆三农发展研究中心”正式揭牌。塔里木大学党委书记王选东、校长王合理、副校长刘俊浩,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CARD院长黄祖辉、副院长钱文荣及其他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揭牌仪式。
近年来,国家加大支持新疆特别是南疆地区的发展,“南疆三农发展研究中心”的成立,对促进整个南疆的发展及对口支援工作都是一个重大转折,也是响应国家号召,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的具体体现。新成立的中心将依托CARD三农研究力量,整合两校资源,合力开展南疆三农问题的研究,促进南疆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以期实现新疆的跨越式发展。
揭牌仪式后,黄祖辉院长还为塔大师生作了题为《中国三农问题:现状与研究》的报告。黄祖辉教授概括了“三农”的概念及其普遍性与特殊性,就“三农”问题的现状与评价做了详细解释,对东部与西部的农村发展差异进行比较,并结合实际阐述了“三农”的根本发展方向,报告得到了塔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农心相系,共同成长——记农经系本科生交流会
2012年5月19日,农经系本科生交流会在圆正启真大厦12楼多媒体教室顺利举行。分管本科教学的农经系副主任郭红东教授和来自农经系2008、2009、2010、2011级的几十名本科生参加了此次交流会。同时,在郭红东教授的邀请下,来校讲学的爱荷华州立大学经济学教授Robert W Jolly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短暂且十分精彩的讲座。
在交流会开始之初,郭红东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浙大农经系在近几年本科生培养中取得的成就以及农经系所形成的上级学生带下级学生的优良传统。接着,来自农经2008级的叶小婉、杜传真、钱立凡等几位学长学姐向同学们阐述了自己大学四年的学习与生活感悟,同时还结合自身经历,几位学长学姐还就保研、出国、工作等方面和大家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为学弟学妹们未来发展方向的确定及准备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参考。
本科生交流会结束之后,来华讲学的爱荷华州立大学经济系的Jolly教授应邀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短暂却内容丰富的讲座。首先,Jolly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他所在的美国爱荷华州及其农业发展情况,并借助和中国浙江省的对比让同学们有了更为具体的感受。随后,Jolly教授就美国农业现今存在的问题和农业领域主要的研究方向进行了阐释。最后,教授还就出国留学的必要准备及留学后的未来发展问题提出了许多建议,并详细回答了同学们所提出的相关问题。此次讲座虽然时间短暂,然而丰富的讲座内容及Jolly教授幽默风趣的表述,都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通过此次交流会和讲座,来自不同年级的本科生进一步加强了相互之间的认识和了解,实现了学习、生活经验的传承和沟通。作为浙大农经的一员,每个人都会在这里共同成长。
 
 
 
CARD学生“三农”论坛2012年第四期简报
5月25日下午,2012年度第四期CARD学生“三农”论坛在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12楼会议室举行,本次论坛共有两位同学作了报告。
一、姜励卿(CARD 06春博):公共部门与非公共部门工资差异的分位数回归分析
二、卢海阳(CARD 11博):农民工人力资本与工资关系的性别差异及户籍地差异--基于浙江省的实证研究
会上,在座老师及同学们与作者们讨论了分位数回归分析与交互项的用法,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2012年国家援外项目“发展中国家反贫困问题”成功举行
2012年6月13日下午,由国家商务部主办,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CARD)承办的援外项目“发展中国家反贫困问题”高级研修班圆满结业。结业典礼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启真大厦CARD报告厅举行。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徐丽安副院长代表CARD,向来自非洲、亚洲和拉美的乌拉圭、巴基斯坦、乌干达、塞拉利昂、尼泊尔、加纳、巴勒斯坦、泰国、也门、苏丹等10个发展中国家的17名政府官员颁发了结业证书,钱文荣副院长代表CARD向学员们赠送礼物。 
结业典礼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徐丽安副院长代表承办方对“发展中国家反贫困问题” 高级研修班做了工作总结。来自尼泊尔国家政府官员巴达瑞•纳特•柯伊拉纳(Badri Nath• Koirala),代表全体学员做了学习总结发言。他满怀深情地说到:衷心感谢中国政府为发展中国家的扶贫工作提供了研修机会。这次研修班让发展中国家官员聚集在浙江大学为实现共同的目标——经济繁荣,减少贫困进行学习研修。通过研修班的学习、交流与实地考察,我们对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成就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们要借鉴中国反贫困的成功经验,使发展中国家早日摆脱贫困。同时,他还代表全体学员对浙江大学和CARD杰出的组织管理工作表示衷心地感谢,并高度评价了授课专家教授的学识渊博和CARD对研修班的周到安排和热情接待。
结业典礼由CARD金少胜博士主持,研修项目有关的工作人员参加了结业典礼。
 
 
 
立项资助与成果
 
 
 
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揭晓
2012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
4月11日, 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在浙江新昌揭晓“2012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并举行媒体见面会,“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和“普洱茶”分列前三甲。
在新昌举办的2012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发布授牌仪式上,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黄祖辉院长为此次评估发布结果并揭晓十强品牌,分别是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普洱茶、信阳毛尖、洞庭山碧螺春、福鼎白茶、大佛龙井、安吉白茶、武夷山大红袍和祁门红茶。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渭山,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汤黎路分别为十强品牌代表授牌。
随后,十强品牌代表在新昌中国茶市与农民日报、中华合作时报、农村信息报、市场导报、中国茶叶、中国茶叶加工、中新社浙江分社、新华网、浙江在线等媒体举行见面会,并一致达成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的新昌共识。
与会十强品牌代表认为,中国茶叶品牌建设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一是品牌消费迅猛增加,品牌价值日渐彰显;二是消费需求变化多样,市场拓展日益广阔;三是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方兴未艾,茶业营销日新月异;四是资本与产业联姻,茶产业转型升级日趋加快;五是文化消费大行其道,成为继品质化、品牌化之后,茶业升级的第三张王牌!
十强品牌一致认为,在全球竞争格局中,中国茶产业的资源优势和文化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中国茶产业的品牌优势远未形成。在从资源经济向品牌经济转型升级的征途中,茶叶区域品牌建设必须处理好三重关系:一是处理好资源继承、保护与创新、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二是处理好生产与营销、品质与品牌的辩证关系;三是处理好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之间的辩证关系。
十强品牌表示,将坚持以茶农增收、茶业增效为方向,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市场需求为坐标,整合资源,共同开创区域品牌建设的春天。
这次对包括十强在内的品牌的价值评估是中国茶叶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组的最新成果之一,自2010年起, 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和《中国茶叶》杂志、中茶所中国茶叶网联合组建课题组,采用浙大CARD农产品品牌价值评估模型,在全国范围内已开展两轮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获得了行业内较为广泛的关注。2012年,课题组继续跟进开展完成了新一轮评估研究。据悉,本次评估从2011年年底开始,在近200个中国大陆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中,筛选了在业界影响较大的178个茶叶品牌进行综合研究。历时三个月,课题组通过茶叶主体调查、消费者综合评价调研、专家调查、媒介调查等多种方式,收集了105个品牌资料,去除材料相对不够完整的品牌,最终完成了93个品牌的价值评估。
 
 
 
中国品牌新农村系列丛书出版
由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组织相关专家学者编写的“中国品牌新农村”系列丛书第一期日前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农村工作办公室陈锡文主任,原浙江省委副书记、浙江省政协主席、“CARD”董事长周国富同志分别为该系列书作序。该丛书由黄祖辉教授、顾益康教授担任主编。
本系列丛书为浙江大学CARD国家“985”三期工程“中国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研究项目”之成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七年的探索实践,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形成了众多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模式,“中国美丽乡村”、“中国幸福乡村”、“中国和美家园”、“中国魅力乡村”等一个个切合区域实际、顺应群众要求、富有创新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新模式,正逐渐成为全国品牌新农村建设的生动实践和典型样板。对其经验启示加以总结提炼,对其建设模式加以诊断剖析,对其品牌特色加以评判发掘,对其典型成效加以集中展示,对进一步探索有效推进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以新的举措开创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显得尤为迫切而重要。专家学者们赴典型地区,深入开展调研,并与地方政府开展紧密合作,总结提炼出了一批各具地方特色的中国品牌新农村案例。系列丛书图文并茂、夹叙夹议、记者眼光、新闻视角、学者深度、深入浅出、可读性强,丛书以定时定量的实证分析为体,以新农村新村庄分析为纲,对典型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成就、模式与品牌进行了全景式的深刻剖析。
该系列丛书共十本,分两期出版,首期《美丽乡村安吉》、《幸福乡村江山》、《和美家园德清》已正式出版发行,系列丛书第二期《共创共富鄞州》、《绿色富民湄潭》、《幸福之乡开远》、《山水田园蒲江》、《洁净乡村遂昌》、《曙光新村温岭》、《潇洒秀美桐庐》等亦将于近期正式出版。
 
 
 
 “CARD”科研项目阶段性成果
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报》全文刊发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报》2012年第4期(总第447期)刊发了由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CARD)院长、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CCFC)主任黄祖辉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运营模式、治理结构与比较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报告《加快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的建议》。
简报指出:“着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引领我国农民进入市场,加快农业转型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黄祖辉教授和徐旭初教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运营模式、治理结构与比较研究”的资助下,就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各地农民专业组织发展的成效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对新时期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进一步发展问题提出了若干重要建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运营模式、治理结构与比较研究”于2010年9月正式立项实施,项目旨在基于农业发展的全球化、市场化与纵向一体化的背景,与美国、荷兰和我国台湾有关机构和学者开展合作,通过研究其它国家(地区)农民在不同环境中发展农民合作社组织,创新运营模式,改善治理结构和自我境遇的理论与实践,并通过对有关理论的吸收、借鉴与创新,建立适合中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营运模式、治理结构和制度环境,以促进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
在过去的一年半多时间里,课题组就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营模式、治理结构及经营绩效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大规模问卷调查,初步建立了中国农民合作社样本观测点和数据库体系;此外,黄祖辉教授及课题组主要成员徐旭初教授、郭红东教授等先后赴荷兰、芬兰、塞浦路斯、中国台湾等国家(地区)开展合作研究、专题调研或参加国际会议;并于2012年5月20-22日顺利主办召开了“2012国际合作社年:农业合作社的国际趋势与中国实践”国际研讨会,为促进合作社研究的国际交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合作经济理论发挥了重要的、积极的作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报》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内部出版物,同时还将一并报送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有关领导同志,以及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委)、局及有关部门,是呈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展、阶段性成果及国际领域最新科研成果的最直接平台。
 
 
 
CARD多人揽获第五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
农村发展研究专项基金专家评审委员会于2012年6月13日召开全体评委会议,对进入终审阶段的16部候选专著和24篇候选论文进行了无记名投票,最终6本专著、10篇论文获得第五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另进入终审的其余10部专著和14篇论文,获得“提名奖”。
CARD共有4人获得本届奖项,分别是:

《贫困地区农户的正规信贷约束:基于配给机制的经验考察》
《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6期
刘西川
论文奖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1月版
熊德平(博后)
专著奖
《走向新合作——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
科学出版社2009年1月版
徐旭初
提名奖
《分化与变迁——转型期农民土地意识研究》
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陈胜祥(博后)
提名奖

农村发展研究专项基金是由原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著名经济学家杜润生同志提议并报民政部于2003年7月4日正式批准设立的,杜老亲任主任,中农办主任陈锡文担任常务副主任。该基金为非经营性社会公益基金,旨在通过支持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研究事业,奖励在政策、理论、制度研究与创新方面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以鼓励和推动“三农”问题调查研究,促进农村改革与发展。该基金设立的“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系我国三农研究领域内最具权威的奖项之一,于2004年进行了首届评奖工作,以后每两年一届。
CARD自黄祖辉教授获得首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以来,先后有钱文荣、邵峰、顾益康、卫龙宝、郭红东、陆文聪等多位教授获奖。
 
 
 
 
媒体看CARD
 
 
 
浙江日报:合作社,还是“能人经济”
300多人,700多天,走访了全国近6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浙江有82家,他们深切地感悟到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真实脉动——
 
合作社,还是“能人经济”
触摸农村社会经济的真实脉动
徐旭初和郭红东,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的两位教授,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域的权威专家。这两天,正在忙着准备一本新书。
这本书的主题,是关于两年前他们启动的一次调查(该调研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运营模式、治理结构与比较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长机理与发展对策研究”的资助,网站编者注)。他们选了300多个学生,到全国各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跟那些社长和社员们聊天。两年,700多天,他们走访了全国近600家合作社,其中浙江范围内就有82个,关于这次调查的合集即将出版。
这部“田野调查”的文本,记录了当下浙江农民一次最生动的实践,也是一场关于中国合作社现状和发展的深入问答。
一次田野调查
自愿与开放、平等的投票权、经济参与……”
5年前,刚刚接触“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领域的邵科,在笔记本的第一页记下国际通行的“合作社原则”,这起源于19世纪英国“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28名纺织工人,经营生活用品,每股1英镑,每人入股,股份不限,每人一票,按交易量返还盈利。
如今,邵科已是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博士生,正在准备论文答辩。笔记本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但写字台上堆满了他在浙江搜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案例——温岭的西瓜、临安的肉羊、金华的粮油……“风起云涌,五彩纷呈,难以用一种模式来概括。”邵科这样描述。
在学者们的眼里,浙江有合作社的一方大天地,这为研究提供了极好的样本:早在上世纪20年代,浙江省就已经开始发展合作社,并且颁布了《浙江省农村信用合作社暂行条例》,成为当时全国合作社运动的先锋模范区之一;上世纪80年代,浙江又成为我国新一轮合作社发展的前沿阵地,全省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临海市茶叶协会于1980年发起成立;改革开放至今,浙江有27个方面的改革走在全国前列,2005年“率先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被列为第一项。
不过,徐旭初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近年来,几乎所有大陆地区的省区都来浙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参观、考察、学习,看完后,基本都讲了三句话,第一句是:“真不错!”第二句是:“学不来!”第三句是:“这是合作社吗?”
的确,当西方的经典理论与中国土地相遇时,许多概念需要被重新演绎。学院的教授们决定带领学生,用“田野调查”的方式,探访浙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用文本记录当下浙江农民最生动的实践。
好的合作社应该是什么样?同学们出发前,都发出过这样的疑问,他们都想到找一个“标准样本”。邵科也是“访谈队”的队员,在他眼里,“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跳出了冗长的学术研究,变得鲜活起来。
用个人化的描述代替冰冷的数字、用感性的访谈手记代替理性分析。“深切地感悟到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真实脉动。”作为带队的教授之一、多年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学者专家,徐旭初翻阅着案例集,喜不自胜。
一种竞争范式
合作社说到底是人的联合
“合作社说到底就是人的联合,就是大家商量着解决问题。”在郭红东看来,“商量”就是以一种民主的方式,比如一人一票进行表决,而“解决问题”就是解决“卖难”、减少中间环节,并在农产品销售、农资采购等方面接受培训、提高议价能力。
不过,郭红东觉得在市场经济发达的浙江,合作社更像一个企业,以利润为导向,单打独斗的农户“抱”成了一团,直接面向市场进行营销。“好的合作社为普通农户进入市场降低门槛,并为他们赚钱。”学生们回来后,在七嘴八舌的讨论中也得出了这样结论。
但是同时,他们也谈到一些困惑。
田里静在台州一家西瓜专业合作社做访谈,沈社长的实干精神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人从村里出名的“贩销大户”,到联合22名种植户成立专业合作社,到在全省率先采用西瓜嫁接苗技术,到为合作社的西瓜注册商标,再到去杭州、上海、武汉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销售网点。田里静把合作社增收的一大原因,归结为“能人效应”——由一个带头人拍板各项决定。不过,这与她以前学到的“重大事项由社员积极参与制定政策和作出决定”看似矛盾。
陈璐、周云龙、何静三人到湖州长兴县进行调查,发现紧挨着的三个村子各自发展了蔬菜、葡萄、稻米三种完全不同的产业,而且还形成了自己的品牌,都是“省示范性合作社”。这让他们疑惑:一个村只种植一种农产品,是否为大规模的联合带来困难?
在同学们的报告中,像沈社长这样的乡村“能人”还有不少,像长兴县这样的情况也有很多。但是,在他们的老师徐旭初和郭红东看来,这些不仅是浙江农民合作社蓬勃发展的动力,也是独一无二的特点。
据浙江省农业厅的数据,到2011年底,全省合作社数量已近2.6万家,年均增幅达57.7%,入社成员91.2万人,带动非成员402.8万户,合作社资产总额为197.3亿元,年均增幅为37.6%。这些数字背后,缘于以一定基础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为依托,带动更多的农民调整结构,用特色和档次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同时,乡村“能人”功不可没——在民营经济和专业市场发展程度较高的浙江,他们是具有市场经济意识的现代农民,懂市场、善经营、会管理,在他们的带领下,周围的农民开始形成市场意识、合作意识、品牌意识,逐步转为“职业农民”。
“浙江的合作社多数都是由农民自发组建。相关的政府机关和科研机构,主要起指导、服务和管理的职能。”徐旭初说:“它是一种民间自主运转和政府恰当推动的有机结合,既强调规范,又强调竞争。”
一个未来方向
要像企业一样推陈出新适者生存
“河北省有一个很小的合作社只有六户,三户老中农坚决不想再干下去,结果让他们走了;三户贫农则表示无论如何要继续干下去,结果让他们留下,社的组织也保存了。其实,这三户贫农所表示的方向,就是全国五亿农民的方向。一切个体经营的农民,终归是要走这三户贫农所坚决地选择了的道路的。”1955年,毛泽东在《关于农业合作化的问题》报告中这样说道。
在计划经济时代,以人民公社的方式完成从农村和农民身上完成工业化原始积累的任务,这是一个政治家的理想。60多年过去了,农民自发组成专业合作社,这一经济组织在社员加入、财产制度、分配制度、组织形式上与上世纪的人民公社走了一条全然不同的路,而它表示的方向,就是未来中国农村的方向。
一直以来,农民始终无法回避三个风险: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而合作社的价值就在于通过把农民组织起来,就像是一条大船,面对风高浪急的市场经济大潮,大家同舟共济,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
上周,在嘉兴举行的一场主题为“农业合作社的国际趋势与中国实践”的研讨会上,一组最新数据证明了合作社对农民的吸引力:截至2012年一季度末,全国注册登记的合作社已有近55万家,入社成员超过4300万人(户),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7.2%。
不过,新的合作社如雨后春笋,也有一小部分合作社(甚至原先是各级别示范合作社)从全国合作社的花名册上悄悄地消失。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博士生高钰玲曾在丽水对三家合作社做了调研,发现同一个地方,三个前后成立的合作社生存状态大不相同。长期研究浙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学者也同时指出,合作社目前存在低、小、散、弱的状态,比如业务模式大多以简单生产-收购-销售为主的低水平循环、组织机构不健全、与成员的利益关系不紧密等问题。
 “农民是最晓得自己想干什么的,不合适了就马上会另想途径。”高钰玲说, 好在合作社也像企业一样,有推陈出新、适者生存、兼并联合的法则,“在市场的风浪中,有适当引导和规范,就能勇敢地生存下去。”